太極拳是必須通過言傳身教才能掌握的一門武術。即使我國近現(xiàn)代的幾大太極宗師費盡心力言傳身教無數(shù)的學生,但真正得其真?zhèn)?、練成功夫者寥寥無幾。
我曾碰到幾個堅信自學能學好太極的拳友。但他們沒有練出功夫,也難言達到了健身的效果。
自學太極拳的拳友充其量是在做做太極操。這類群體學歷較高,有較好的自學能力。他們想當然地認為,太極拳像一般的人文社會學科,可以自學。這些自學者的精神可嘉。充其量他們是在太極拳圈外徘徊,由于沒有明師的指導、糾正錯誤、陪練和對練,他們很難走出太極操的困境。
太極拳是幾乎不能通過自學來完成的一項高難運動?,F(xiàn)在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,有良好的文化基礎、大學學歷,買來光碟和書本,下載視頻,就可以自學。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。太極拳運動必須經(jīng)過基本功、拳架、推手、散手等幾個階段,缺一不可。
基本功是拳架的基礎,而推手是對拳架正確的檢驗和運用,散手則是太極拳的最高階段,是對拳架和基本功的全面運用。
傳統(tǒng)上,太極拳屬于一種武術,必須通過師承關系,言傳身教來完成。也就是說,太極拳是在老師的示范、糾錯、陪練、對練的前提下,經(jīng)過拳架、推手和散手學習,挨師父的“打”,才能學會的一項運動。只有老師的言傳身教,才能在旁邊校正你的錯誤動作。從推手喂勁到接手喂招、散手拆招,都必須和老師對練完成。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,一旦形成錯誤動作,就沒法使功夫上身;而且錯誤動作對身體有害。古拳譜中說:“只可神會不可言傳”。說明對于太極拳的動作細節(jié)用文字和語言無法表達,需要身教口授。
太極拳的練功方法只有在老師的言傳身教指導下才能掌握;如果沒有老師的言傳身教,無論看書或者觀看視頻所獲得的練功方法,悟性最高的人也會在動作上出錯或者出現(xiàn)偏差。正是因為錯誤的動作得不到及時糾正,就會導致“差之毫厘,謬以千里”。所以,一味地堅持自學,沒有明師的指導并糾正錯誤動作,只能是閉門造車,弄得不好,容易傷膝關節(jié)、內(nèi)氣受阻,導致身體不適。
對于光碟、視頻和太極拳的書籍的功效,我個人認為,它們只對那些有基礎的太極拳愛好者起輔助作用,不能取代老師的言傳身教、陪練和對練。更不可作為自學的教材,輕則耗費時間,浪費生命;重則南轅北轍,步入誤區(qū);更有甚者,還會傷身害己!
素材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